第 5 页 - 李岩
来自李岩的相关文章
江苏社会组织赴青海进行集中捐助 续写苏青合作新篇章

江苏省连云港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与尖扎县中学签订捐赠协议,后者获赠一批教学生活设备。同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西宁市大通县青山乡中心学校捐赠受灾回迁后空缺教学设施设备,江苏天合公益基金会向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西堡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捐赠日光节能温室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此外,另有多家江苏社会组织向青海省有关方面开展捐赠。江苏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表示,希望通过...

上海推进临床医学院改革 培育顶尖创新人才体系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上海出席研讨会时强调,中国需加强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庆祝三方共建托管五周年,并举行了以“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主题的研讨会。期间,中山临床医学院和华山临床医学院揭牌成立。中国医学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确立了新的教育定位和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教育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及上海市政府均表示支持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深化发展。复旦...

建设银行加速支付服务的创新之道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指导意见,建设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支付服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外籍人士。这些努力包括扩大外卡受理商户网络、改善现金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推进适老化改造以方便老年客户使用,以及建立支付服务示范区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这些举措,建设银行不仅提升了支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消费的促进。具体来说,建设银行已经显著扩展了...

海峡论坛焦点:妈祖文化活动周盛大启幕,27个莆台经贸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于6月14日在福建湄洲岛开幕,活动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妈祖文化作为共同的文化印记,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座妈祖宫庙及3亿多信仰者。台湾梦江南歌舞剧团通过舞蹈《祥龙献瑞》参与此次文化盛会。此外,莆台经贸合作项目签约活动同期举行,27个项目总投资达74.3亿元人民币,涉及多个领域。活动还突出...

重庆大熊猫兄妹“渝可”和“渝爱”担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迎宾大使

重庆动物园的大熊猫“渝可”和“渝爱”被聘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的迎宾大使,该大赛将于6月24日至26日在重庆国博中心举行。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技能合作共同发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目前已有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选手和裁判员报名参加,覆盖了五大洲。比赛项目包括花艺、美容、电器装置等18个...

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启 台商盛赞大陆为梦想成真之地

6月13日,“青春聚力·创享两岸”浙台合作周绍兴专场暨两岸青年双创大赛在浙江绍兴启动。此次活动旨在邀请两岸优秀青年团队参与竞赛,选拔具有创新性与市场潜力的项目,并提供资金、政策和资源支持,以促进项目的成长。参赛项目需贴合大陆实际,确保能够生存并盈利。台商二代詹介文表示,大陆的惠台政策实在,他已成功在大陆圆梦,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施惠芳提到,...

浙江衢州迎接长三角地区上市台资企业考察团

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助力浙江衢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衢台合作和台企发展空间,6月13日,以“共叙两岸一家亲 共谋新质发展路”为主题的“长三角重点台资企业(上市公司)走进衢州暨衢台经贸交流活动”在浙江衢州举行。这次活动邀请了40余位长三角重点台资企业负责人及岛内工商界人士,实地考察了衢州市的营商环境和投资项目。考察后,举行了招商推介座谈会,衢州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负责...

重庆石盘村: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的蜕变之路

重庆大渡口区石盘村通过乡村振兴策略,成功转变为一个集农业观光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热门目的地。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田园风光,石盘村发展了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五彩梯田”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里的柑橘种植成为支柱产业,并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扩大市场。此外,石盘村还推动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了民宿经济和多元业态,如音乐节和烧烤活动。为了确保村民从乡村振兴中受益,石盘村实...

揭秘两岸青年主播培训营:中华好主播的双向之旅

去年9月起,台湾东森购物在杭州开展7场电商直播,营业额突破亿元新台币,成功进军大陆市场。今年6月12日,“中华好主播”两岸青年主播培训营启动,旨在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青年主播。20多名台湾青年主播将接受多方面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杭州被誉为“电商之都”,拥有得天独厚的直播电商创业氛围。此次培训还将帮助台湾青年主播深入大陆直播行业一线交流,多家直播电商行业的龙头...

江西修水乡村振兴:勤“茧”致富,探索丝绸之路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花门村的龙鑫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蚕桑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解决了几十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合作社每年可以养近九十张蚕种,年收入约18万元,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以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修水县近年来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该县自然条件优越,无工业污染,非常适合蚕桑产业发展。目前,修水县建有26个乡镇蚕桑技术服务站,并培养了2000余户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