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点燃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1999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山河智能,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现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挖掘机企业20强,产品远销海内外。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他的激励落地有声,“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
6月25日是中国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安徽省合肥市作为自然资源部建部以来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省级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多来,安徽省耕地面积增加20.18万亩,连续三年保持净增长;开发区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分别提升4.6%、3.5%、5.4%。中安创谷项目是当地通过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打造的...
第十四届“国际华商·清华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华商参与。论坛聚焦海外华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探讨了华商企业的转型升级、跨国实践、管理经营模式及民间外交等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指出,该论坛自2010年以来已举办14年,本次论坛结合理论研讨与现实关怀,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泰国正大集团副总裁李闻海介绍了潮商文化,并计划与清华大...
山东省通过创新就业措施,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例如,临清市通过青年人才集聚工作和举办招聘活动,成功吸引了461名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和200名大学生及硕士研究生就业。聊城市东北、西北名校直通车以及兰州大学直通车等活动,也帮助了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有效对接。菏泽鲁西新区利用线上平台发布岗位信息,提高了招聘效率并吸引了更多优秀毕业生。安丘市则通过支持自主创业,如提供创业担保贷...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大峪沟木耳镇,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参观了当地的黑木耳产业。韩国《新华报》总编辑李茂娥对当地高品质木耳表示惊讶,并已将种植基地联系方式推荐给韩国收购商。卓尼县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域”。该县的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5680户家庭增收。同时,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培训计划,鼓励更多农户参与...
中新社香港6月22日电 题:“一国两制”有强大生命力 ——专访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成立后,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连续担任了5届该委员会委员。近年来,每当香港社会出现对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等宪制性问题的讨论,媒体总不忘咨询其意见。 近日,陈弘毅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了他研...
陕西省富平县通过全面加强水土保持,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柿子产业的发展。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柿子的产量和品质,也显著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参与柿子种植和加工产业。富平县的柿子种植面积已达到36万亩,年产鲜柿28万吨、加工柿饼7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65亿元。通过这些努力,富平县不仅有效控制了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还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重繁荣。...
6月22日,第十四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和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主办。本次研讨会聚焦于“AI4S:科学研究新范式”,汇集了学界和产业界的专家深入讨论人工智能(AI)的理论发展、产业应用及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的重要...
复旦大学将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引发外界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改革的大会战。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联合校内外AI科学家、领域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针对性绘制产业人才画像。整理各领域知识图谱,凝聚一大批拥抱AI4S的“教师+导师”创新团队,构筑科学智能范式变革的教育和人才基座。基于复旦大学“普及圈”“核心圈”“进阶圈...
中国大运河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其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了文明互鉴,并促进了文化交流。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这一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大运河履约承诺的兑现,也是对世界遗产保护传承模式创新的贡献。大运河作为漕运文化传统的直接见证,在世界运河遗产中具有独特地位,其历史悠久的漕运系统促进了中国东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