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期间,经济学家姚景源发表演讲,强调老年人不应被视为社会负担,而是潜在的“富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96亿。姚景源提到,应对老龄化挑战和提升老年人福祉是当前重要的民生问题。他引用国务院办公厅的政策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政府对银发经济的重视,预计到2035年和2050年,银发经济将在我国GDP中占据更重要的比重。

姚景源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银发经济方面的投入不足,服务和产品有待完善,但这也预示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他认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在于确保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建议增加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推广义工制度,鼓励年轻人参与养老事业。他强调,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是实现最佳养老状态的关键。   7月6日,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在天津举办。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发表主旨演讲。

  中新网7月7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 “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7月6日,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谈及发展银发经济时表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2.96亿。如何应对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

  “养老是当下最重要的民生之一。”姚景源指出,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一个聚焦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意味着养老问题、银发经济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

  “有人把老年人当成包袱、当成负担,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不是包袱,而是‘富矿’。我们要努力发掘,‘矿’要挖出来才能变成财富。”他说。

  国家发改委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银发经济的总规模约5.4万亿元,占全球银发市场的5.56%。据保守预测,2035年银发经济将占我国GDP比重的10.9%,2050年将超过15.9%,银发经济将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姚景源认为,目前我国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在银发经济方面的投入还不够,服务和产品还不完善,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的、有差异性的,也是不断升级的。”

  “解决老龄化问题、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归根结底第一位是让老年人有钱。”他建议,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对老年人养老的支付;二要推广义工制度,让年轻人加入到养老事业中。

  “什么是老年人养老最好的状况?让老年人感觉到处处充满爱就是最佳的养老状况。”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