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在上海成立了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该基地旨在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强调了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并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展示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副院长李伟勇提到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学科的冲击,各单位需合作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发展。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也是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希望研发更多创新性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5日获悉,“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下称:基地)在上海正式成立,将致力提升翻译质量和国际传播能力。
基地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研究与实践、专业领域合作、高端人才培养。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翻译与国际传播实践基地”揭牌。(华东政法大学供图)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指出,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需要依托国际法律法规,而建立在华东政法大学的基地符合培养熟悉国际法法律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他呼吁全国高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从专业角度向世界展示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李伟勇认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播和加强各行业的交流互鉴,近年来人工智能对外语专业学科的冲击巨大,各单位需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翻译学科的未来发展。
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郭为禄表示,基地的建立,是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的尝试,更是各方共同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一步。他希望共同研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与实践项目,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翻译与国际传播相关课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